大家好,我是 Spoly@Vape 的 TWYen
身為大家長的 SC 外盒採用抽拉式紙盒 + 天地蓋塑膠盒
Ammit, 初問世是於 2016.12 由 Geekvape 推出的單發 22mm RTA(下稱 SC)
其後於 2017.04 推出雙發的 Ammit Dual Coil(下稱 DC)
同年 6 月則再次蛻變為單發 25mm RTA(下稱 25)
本次主角則是身為大家長的 SC 與次子 DC
由於不少介紹已經在前篇 Ammit 25 中提過了
本次一些重覆部份就不再深入提及
僅就大方向與獨特之處進行介紹
DC 的外盒採用中規中矩的天地蓋紙盒
但家族中也只有它最高調的曬出 Ammit 的頭像
內裡的套件則是件數最多的:
Ammit DC, 810 PEI 吸嘴、上蓋、 510 轉接環、延伸注油環、油倉連接環
軟矽膠材質單發套件與 3ml & 6ml 雙容量玻璃倉計三個
各式的備用 O-Ring 與螺絲各兩組、說明書與三向螺絲刀
DC 那採取兩截式的正極螺絲很好的遺傳至 Ammit 25
圖中右側卸下來的極柱零件有四個孔洞,二方二圓
圓形的孔洞即係供垂直放入線腳並固定之用
位於整個底座中心位置的方形孔洞可由下往上帶出氣流
架絲平臺與底座部件上則是另外兩組各三孔水平方向氣孔
內裡的套件包含:
Ammit SC, 510 吸嘴、上蓋、注油環、玻璃倉計兩個
各式的備用 O-Ring 與螺絲各兩組、說明書與三向螺絲刀
卸下來的極柱零件底部亦有兩個垂直方向的方形氣孔
架絲平臺與底座部件上的水平方向氣孔則僅有一組三孔
在前篇 Ammit 25 的介紹有提到 SC 的導油槽比較小
SC 的導油方式是藉由在導油槽底部開個小孔將油引入
而非 25 或 DC 直接將棉花大面積的暴露在油槽內
為了示範,就將些許棉花刻意自該孔洞拉出
但這樣的塞棉方式是很不妥當的,還請注意
只是此處就產生一個缺點:油倉下方易有殘油
殘留的量不是很多,可畢竟在最後一倉要清洗時仍會造成浪費
不清洗直接更換油品時亦容易讓味道混淆
實際設定時僅要將兩側棉花略為梳開
並如同 RDA 般輕柔的放置於左右兩側的導油槽即可
此類塞棉方式極方便且易上手
可與 25 或 DC 相比,卻也有同單位時間導入的油量較少之缺點
就我來說,個人覺得 2.5 圈徑會是最適合 SC 的設定
而 3.0 差不多是其上限
若要使用較大圈徑去吸附更多煙油
除要處理兩側多餘的棉花量以適配導油槽
並確定煙油能有效率的向線圈集中外
棉花本身吸油能力亦得有一定的表現水準
其後看看 DC 最特別的地方
有專心閱讀的讀者應該在最前面 DC 全部件介紹時有個疑問
『延伸注油環?注油環就注油環,延伸什麼?』
其實 DC 的注油環是可以取下的
也就是上蓋能直接連結霧化倉
雙克線下的 DC 是家族中最能體現吞噬者美名的暴食大王
取下注油環後,高頻率的補油也更加方便
另外就是雙重材質的上蓋了
取下吸嘴後,內裡有另一層金色的金屬以環形夾在上蓋中間
對於隔熱有一定效果
也更表達了 DC 對於雙發花式線圈是無所畏懼的
雖然它可使用轉接環適配口徑較小的 510 吸嘴
就我使用 GeekVape 或 DigiFlavor 產品的經驗來說
通常適配的吸嘴都是最襯該霧化器的設定
隨附的轉接環通常只是為了讓玩家去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故建議除單發外,還是使用預設的 810 PEI 吸嘴
一方面可以有效隔熱,二方面亦避免過濃的嗆人霧氣
DC 那 48*27mm的碩大體形恐怕是會最先注意到的特色
然其實最風騷之處莫過於霧化倉上額外的直條紋
以及透過開孔所透出架絲平臺上的 GeekVape Logo
如果能接受壯碩的它
那接下來絕對會為其爆發力感到折服
由於前篇是為了 Ammit 25 所寫的測評
因此我只在 DC 上配合單發套件架設相似電阻值的單發線圈
雖然此時的表現不俗
卻也會發現相比 SC 和 25 是略為空洞的
但為它再架上另一發線圈後
直入口腔的煙霧只有一個『爽快』得以形容
不論如何控制進氣環與吸氣量
所有的感想都是厚重濃郁,僅有程度上的差別而已
試想在霧化倉尺寸Φ22*H25的 RDA 中使用雙發線圈的體驗
沒錯!導油量夠快速的 DC 活脫就像是自帶了巨大油槽的 RDA
更遑論 3D 進氣下持續而強烈的蒸發量了
由於此點,就算使用含丁量較高的油
剛中帶柔的風味亦並不會太過刺喉
說它是我現在所擁有的 RTA 中最狂野又細膩的雙發霧化器亦不為過
但使用單線的普通線圈搭配味道較單一的油品時
仍然不建議將進氣環全開
而我個人覺得最大的缺點是在棉花與導油孔的設定
DC 的導油孔是設計為全開放的形式
這造成了在磨合期時,較容易因為錯誤的棉花量而造成漏油
不怕大家笑話,我好久沒體會滿手油的感覺了
若是後續會有新版的 DC, 這部份我會建議在導油孔中間加上個間隔
使用雙發線圈直接將各線圈的棉花塞入各自的導油孔即可
並將單發套件延伸至該間隔處,一次擋住氣孔與單邊的導油孔
如此對使用者來說會更加友善
先將 Ammit DC 的特點統整如下:
.除體積外,有不少外觀上的特徵提高其識別度
.雙發架設下的口感極其暴力,單發亦有一定水準
.3D 進氣帶來的最大進氣量足以應付各式的花式線圈並幫助散熱
.單發套件、雙油倉、雙尺寸吸嘴的設計帶來不錯的延伸性
.一字螺絲與垂直式架絲設計使得線圈架設簡單,亦避免崩牙
.兩截式正極螺絲,牢固外又提高與主機的適配性
可惜的是或多或少仍有些美中不足之處:
.目前少有的 27mm 直徑,但為了續航而不得不有此代價
.導油孔還有改進的空間以讓使用者能有更好的體驗
.進氣環與架絲臺無法拆卸,清洗與風乾較為麻煩
再來聊聊 Ammit 始祖的 SC 吧
相較其後代,它擁有家族中 55*22mm 的纖瘦高挑身材
可容量仍然達 3.5ml, 以口感型的霧化器來說是妥適的
為它安上前篇提及的六圈雙芯克線的體驗其實不太好
為了跟上導油速度,使得擊發時間不是很好拿捏
要嘛小煙無口感;要嘛煙有了,棉也焦了
有別於專為雙發而生的狂野 DC, SC 明顯就是個謙謙君子
使用 SS316 24AWG 3.0 圈徑密繞 5 圈
可以在煙量與味道中得到平衡
算是很適合在外長久使用的設定
10 圈之下的它則是散發著細緻的霧氣
佐以其高瘦的霧化倉,較能解析複雜香氣的煙油
但此時得顧慮其導油速度,而無法頻繁使用
文末將 Ammit SC 的特點統整如下:
.在層次與香氣的密度有著不錯的取捨
.3D 進氣可提高風味的柔和度
.塞棉方式極為簡易,確保有堵住導油孔即可
可惜的是或多或少仍有些美中不足之處:
.易有殘油,不清洗換油品時容易混味
.進氣環與架絲臺無法拆卸,清洗與風乾較為麻煩
由於 SC 已經是上一年的產品
在下一代的 Ammit 25 也做出了諸多改良,其實不便要求太高
若以口感型霧化器的角度觀之
它仍有著不錯的平衡性
DC 則會被我專門用於雙發的雙芯克線
長時間在家時可以不用在意旁人目光而沉浸在霧中的世界
也無需擔心補油的困擾
如同前篇測評所說,Ammit 家族對我來講是不同定位的產品
對於 GeekVape 開出的三種菜單
能自由選擇心中所喜所愛,這是我覺得最為滿足的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