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專現正舉辦活動中,可別錯過囉~快點我直達)
大家好,我是 Spoly@Vape 的 TWYen, 提到 Vapefly, 很多玩家一定會想到多變自由的吸阻調整與遍及各結構的 Galaxies MTL 系列,這次它們與菲律賓的 Ferdinand Factor 合作並推出了 PIXIE RDA, 一款回歸初衷的 22mm 霧化器。
大家好,我是 Spoly@Vape 的 TWYen, 提到 Vapefly, 很多玩家一定會想到多變自由的吸阻調整與遍及各結構的 Galaxies MTL 系列,這次它們與菲律賓的 Ferdinand Factor 合作並推出了 PIXIE RDA, 一款回歸初衷的 22mm 霧化器。
身形僅有 22*24mm 的它最高的自由度僅剩兩種可更換的單孔與單排內進氣套件,並透過同樣為單孔或帶狀的外進氣孔無段旋轉去調整,在吸阻的部份落在偏適中的肺吸範圍,雖說它不似 Horus 與 Core 有特殊的氣流方向,但側進氣與矮小的倉體仍保有了滑順卻不失直接的解析,適中且未過度攪拌的均勻,亦是我對它最深的印象。
先前曾分享過,也是我很愛用的 Galaxies MTL 系列著重於極高的吸阻變化;同廠推出的 Horus 或 Core RTA 則是在氣流作用方向上下功夫,並帶來富魅力的解析;但 PIXIE 的訴求只有單純與簡易的設定這兩項,不論自結構或架設,都是如此。相對來說,它能著墨的特色也較少,然而帶斜度防溢油的進氣孔、頂端隔熱的鰭片結構、貼合唇形並提高觸感的吸嘴、放置繞線棒以利架絲的孔位、提高解析及收集冷凝的雙重霧化倉穹頂與側邊洩油的底注螺絲,這些較不易被注意的細節反倒更看出 Vapefly 的用心。
Pixie 亦採近期 Vapefly 常見的黑底藍字抽拉式天地蓋外盒,內容物有:本體、螺絲刀、兩發 26ga*2(KA1)+36ga(Ni80)
3.0mm 花絲、螺絲及 O-Ring 等備品、說明書與鞋帶棉;本體可拆解為:510 吸嘴、頂蓋、外罩、內進氣套件、架絲臺底座、常規與 BF 專用正極螺絲。
隨附的 510 吸嘴僅約 6mm 高,但側邊仍有貼合唇型的曲線,亦帶著上寬下窄協助冷凝的煙道。較為特別的是在其頂蓋,外部上端有利於散熱的鰭片設計,避免矮小的倉體燙口,內裡則有近似雙重霧化倉的穹頂,不過以其高度而言,主要功能應是集中在內部冷凝的收集,將煙氣二度收束為輔。
外罩的內進氣孔可更換兩種進氣套件,與外進氣孔相同,都是帶狀或單孔的形式。從外罩上方的小凹槽輕輕一推即可取下套件,同時該氣孔所帶的斜度還不算小,因此氣流主要是自外部上方往內部下方吹拂,並作用於線圈中下緣,並有基本的防溢油功能。
PIXIE 使用常見的雙柱架絲臺,既然主要賣點是單純,自然在底座兩邊就少不了放置繞絲棒的孔位,不論是固定線圈或決定架設位置都極方便,鎖絲孔後方距外罩尚有一點距離,連帶線腳處理亦非常簡單。
帶吸嘴高度只有 24mm 的它多半都會配合 BF 主機使用,因此底注螺絲的洩油孔亦設置在兩旁,如此可有效避免油沫的噴濺。
為配合 22*24mm 的 PIXIE, 就拿出了我好陣子沒用的機械盒 Hive, 這兩者都屬於輕巧的風格,搭配起來更是相得益彰。
本次使用隨附的 26ga*2(KA1)+36ga(Ni80) 花絲與 24ga 3.0mm 5 圈的麻花測試,雖說側進氣解析感多半沒有底進氣直接,不過由於氣流路徑與煙道都頗短,且使用的是機械盒,仍是有充足的厚重度。扣除造霧量,這種類型的霧化器其實不論使用何種調性油品都能帶出不錯的風味,只是我個人仍偏好帶有些許涼感的複合香氣水果類油品,尤其是 6\12NS 的濃度,直接與柔和兼具、適中且未過度攪拌的均勻,這是我對它的感想。
間中有短暫使用單線測試,表現尚在中規中矩的範圍內,畢竟其倉體大小並不是追求極致的壓縮比,效果自然較難與我擁有的另外幾顆 18mm RDA 或專門的 MTL RDA 相比,不過以均衡型或 22mm RDA 來看,已經算不錯的了。
文末將特點統整如下:
.將吸阻自高到低分 1~11, 則屬 3~5 級的範圍。
.解析屬均衡的風格。
.受惠於放置繞線棒的孔位固定了線圈位置與高度下,架絲幾無難度。
.內進氣帶斜度,不易發生溢油。
.頂蓋下端的鰭片設計能幫助散熱與隔熱。
.單純與簡易的結構,不論新老玩家都能快速上手。
亦有部份難以界定的設計:
.由於其定位之故,相對較無驚喜性與可玩性。
.內進氣套件的變化度有限,若能改用不同高度相同寬度的帶狀套件,或許會有較明顯的效果。
以上即為本次的 Vapefly PIXIE RDA, 希望能讓大家了解它的特色,也謝謝各位朋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