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煙 POD 與觀念介紹

(本次無活動,依然歡迎追蹤、按讚加分享)
大家好,我是 Spoly, 也有人叫我阿彥或齒輪,不管怎樣,請記住我只是跟原廠拿設備純粹寫評測的,不是小賣、沒有店舖、也沒和任何賣家有合作關係,請別問我哪裡買、怎麼買或車停在店門口被移車很不爽、在露天買東西壞掉找我出保,前兩者可以看我 Blog 或部份有提到入手管道的文章,後兩者沒露天沒店面的我只會回甘我屁事,同時要是有能力把車扛進我住所的電梯且堵在我家門口,那被移車只是剛好而已。
在進入正題前,你需要了解我是個會盡可能完整與詳實寫出一堆文字的怪人,我評測沒在收錢,對台灣的環境也沒像以前一樣有熱情了,若你不想花時間花精力看文章做功課,那就麻煩花錢花學費去店面與副本學習,回答不是我的義務,沒靠山的我也不可能玩過所有的裝備,所以我沒提到或沒寫過評測就別來問比較文了,我不會不負責的單純試用個幾口就下定論,有疑問也請先尋找你購買設備的賣家。

雖然是小煙設備分析,仍然先提一下幾個基本觀念:

.真的能有替代感嗎
答案是看人,意志力夠的話一根牙籤也會有替代感,而我個人仍然覺得不管是鹽或液,都無法取代焦油卡在喉嚨的那種黏滯感和阻力。但客觀的說,相對於液,由於鹽的吸收效率好,自然取代性高出不少,只是最後依然取決於意志力和設備蒸發量所提供的濃度。

.丁鹽(小煙油)與丁液(大煙油)
主要是化學式的不同,所謂的大煙油多用於 0.5 歐以下的線圈(V值則多在 3.2V 以上),成份主要是丁液,游離性的自由基,吸收效率慢,可直接滴油在手上並舔舐試味。台灣多以 mg, T, 丁表示,常見單位 3, 6,但也有 12NS 的低濃度鹽油。
小煙油,或說鹽油,則為尼古丁鹽,吸收效率高,非常不建議直接舔舐,濃度多在 30 NS 或以上,適用電阻值多在 0.5~1.3 歐以上,V 值則是 2.4~2.8 間。
0.5 歐上下的 POD 是否適合大煙油呢?或準確的說低濃度油,理論上可行,但它的 V 值輸出如果過低,味道不一定出的來,更重要的是對丁的替代性不足,除味道外,還要評估 VG 佔比是否過高導致煙油過稠而造成易焦的後果。

.口感好的 POD\霧化器\設備
只要問過我這個問題的,我一定會先請對方詮釋什麼是他想要的口感,雙發或以上靠蒸發量堆疊的味道是口感嗎?單線或高歐克線的高解析力是口感嗎?只用籠統的兩個字是很難得到正確的答案的,倒不如敘述自己想要的或喜歡的,像是味道濃一點煙大一點、味道細膩一些或比較容易帶出層次,若是身為新手不知從何問起,除了多爬文或多花錢外,也可以用紙菸時代的喜好去敘述,這樣別人能更了解你的需求。
再者要了解一個概念,基本上小煙油受限蒸發量與單位煙油的載體量,大多表現很難與丁液油相比,這感覺就像是分別給兩個廚師三樣食材及調味料和十樣食材及調味料,卻要求他們做出一樣味道的菜色般不可能。
最後假設你要的是味道濃的 POD 好了,請知道這類的 POD 多半彈倉耐用度會較低,畢竟要讓味道變濃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拉高輸出降低電阻以提升蒸發量,而蒸發量較大代表油耗變快積碳加深,即便可以靠線圈的材質、型式或結構提升,但仍然有限。

.線圈總類
常見的就鋼片、素絲或陶瓷,各式線圈有其不同的特色,但受限於煙彈各批品質不同,所以也是蠻看人品的,但至少我評測過的絕大多數產品在當下都有不錯的良率。

鋼片、鋼網:由於棉花和發熱體間的空隙較廣,鋼片與鋼網又是以面狀在蒸發,耐用度和味道都不錯,不過價格也略高,代表性作品則為 Innokin EQs Z-BiiP Plex 鋼片芯。

素絲:從 316, A1, Ni80 都有,視不同的發熱絲會有不同的特性,表現與耐用度也以霧化空間結構和使用者習慣而決定。

陶瓷:味道較乾淨也較淡、耐用度極高、相對蒸發量較少,某方面來說是很適合做為新手入門的首選,只要不練蠱或常深吸、擊發頻繁,幾乎都能撐上十倉,代表性作品是 Vaporesso Zero Aurora Play

.煙彈壽命與換彈時機
味道淡了、吸阻變強了、有碳焙味或焦味了,就可以讓煙彈或成品芯下課了,而煙彈壽命雖然很看線圈材質、結構與使用習慣,但有很大部份也會受油品與添加物(如:涼劑)影響,通常咖啡、煙草或奶類香精積碳會較為嚴重。

.一秒鐘幾十萬上下沒空看這篇文章啦
那就記得帶油式適合超懶人,但延展性最不足;筆桿式適合懶人,但延展性不足;成品芯式功能、續航與味道表現普遍都很好,但體積較大;其他被我一併歸類到蛋型的則是處於成品芯式與筆桿式的中間。

.如果我還有其他問題怎麼辦?
可以選擇在本篇文章推文,我如果有看到又有時間就會回覆,相信板上亦有很多潛水的前輩樂意幫忙,但請不要私信問我問題,我很不喜歡資訊不公開不透明又得花一堆時間的感覺,謝謝。


如果要將 POD 分類,我會依結構或外形分為以下四大類,但老實說各家廠商在結構或空間面上都各有巧思,還是很難一言以蔽之,請將本文當成是很粗略的概念介紹即可,同時下列內容僅限我評測或試用過的主機,其他沒使用過的請恕我不幫忙背書:

.帶油式 POD
這一兩年 POD 開始火熱時,蠻多本身就自帶油的 POD 問世,鴨嘴式增強味道與就口感的 iDuck 或煙彈與桿身品質都很好的 MT(Moti)。最大特色就是廠商會視自家產品的輸出配好適合的濃度與味道,相對也限制住玩家使用其他油品的自由度,同時也多半是氣動式自動擊發,不能調整輸出功率,但對於新手、長者或懶人,這會是我主推的設備,但需注意避免購買太冷門或小眾商品,尤其沒有能力或不想研究怎麼在海外購買的使用者。

優點:便攜、無腦使用、不用煩惱設定、部份可在用完後自行拆解灌油
缺點:部份有漏油或吃冷凝的可能性、甚至未拆封就漏尿、煙彈品質不佳則易糊芯、電量較少


.筆桿式 POD
和帶油式 POD 一樣,賣點還是便攜與簡單,差別僅在於能不能自己注油,但相對延展性幾乎也就只多了可自注這樣,此類 POD 大多不是我的主力機,主因是它的優點通常不是我的第一考量,且輸出都較無法滿足我,不過 Joyetech RunAbout 快艇或近期的 Uwell Caliburn(前兩者我僅試用)的推力頗強,而選擇了耐久與味道平衡性的 Innokin Gala 除漂亮和注油方式不易漏之外,也有鋼網與陶瓷的兩種煙彈可以選擇。

優點:便攜、幾乎都能無腦使用、受限煙彈種類,油品未必會推出味道
缺點:輸出、延展性和自由度幾乎都偏低、電量較少


.蛋式 POD
這算是最常見的 POD, 也容我為了偷懶把所有非屬上面的 POD 都歸類於此,舉凡電阻值中等且為鋼片芯的 Innokin EQs 或是使用陶瓷芯而讓耐用性極高的 Vaporesso Zero Aurora Play
由於和筆桿式 POD 相比,它有較大的空間去配置機板、電池與霧化空間、導油孔或線圈的安排,功能或結構也就較完善。現今主流的 POD 幾乎都有三段調壓,以此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煙彈規格單一而約束住表現的問題。

優點:適中的便攜與續航、多段調壓、結構較有配置空間
缺點:仍受限煙彈種類而侷限了延展性


.成品芯式 AIO POD
顧名思義它不是單純使用常見的拋棄式煙彈,而是以成品芯加空彈倉組成,玩家可以自行選擇該廠對應的成品芯使用,兼容度算是 POD 裡最高的,概念也較接近成品芯霧化器,不似其他 POD 易受霧化空間限制,解析和表現普遍都不錯,同時吸阻亦能調整。便攜性較低,但因為與蛋型 POD 相同有較多空間可供配置,因此也幾乎都有多段調壓的功能,同時防冷凝或漏油的功能也多半較強。
GeekVape Frenzy 有三種成品芯可選;Flint 因最低電阻值之故則為兩種;Innokin Z-BiiP 則是自中歐鋼片、線圈到高歐線圈共計四種,且和自家的 Z 系列成品霧化器通用,但目前最方便的取得方式僅有淘寶。
題外話,Flint 嚴格來說不能算 AIO POD, 而是成品芯霧化器加晶片桿的組合。

優點:對應不同油種與濃度的自由、吸阻可調、解析較好
缺點:彈倉多次使用可能會卡味、不藉助超音波清洗機一類的設備會清洗不便


.最後請容我發洩一下負面情緒的對賣家或玩家說幾句話
無良賣家別再盜圖盜文了,錢自己在賺,那拍個照寫個文不為過吧,我評測都寫到數十萬字了,不會在意寫個訴狀賺外快的,如果看到有賣家使用我的照片或文字,歡迎報馬,求償後我會分你一份的。
沒專業的賣家請補足你的專業知識,不要只想著貨進來東西賣出去賣家發大財,只會批貨卻不能帶給消費者應有的觀念是不能長久的。
不想做功課又不知道尊重怎麼寫的玩家去找你的賣家問問題,錢不是我賺走的,少來要求我畢恭畢敬鉅細靡遺的回答問題。
一路支持我的朋友或粉絲,則是除了感謝還是感謝,雖然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熱情、金錢或時間能繼續燃燒下去,但希望我有幫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