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你今天吞雲吐霧了嗎?–Innokin Z-BiiP Kit

大家好,我是 Spoly@Vape TWYen, 時序又進入到 Innokin 的篇章啦,近期該廠推出了數款概念頗有趣的設備,打頭陣的是其中最特別的 Z-BiiP Kit。和 ARES MTL RTA 相同,它也是與 Phil Busardo Dimitris Agrafiotis 共同合作的作品,一體化的它看來定位是專司鹽油的 POD, 這麼想的你就太猜不透他們了。

也先跑個題,我很常被問究竟在台灣要怎麼購買 Innokin 的設備,若你不想在海外購物,只好多問問你的賣家進不進了;若你不介意會稍花點時間,但卻能以更漂亮的價格挑選更多好物,可以參考網誌中 Everzon  Heaven Gifts 的購物心得,放心,對方的線上客服可以直接用中文提問的。

它採用的理念更近似成品霧化器,僅是更改為彈倉與成品芯的組合,透過簡單置換內裡的成品芯,它可用於 6\9mg 12NS 的油品,亦能兼容 30NS+ 以上的 POD 專用煙液。同時以彈倉取代成品霧化器的另一個好處是再購置新的彈倉成本較低,可惜 Innokin 目前尚未單獨販售額外的空彈倉。
由於該成品芯與 Zenith 系列與最新的 Zlide Tank 通用,較大的芯子體積可供內部線圈有更完善的空間配置,絕好的霧化效果自不是小型的 POD 能比擬。
Z-BiiP 的注油孔設置於頂端,並在旋轉上蓋後露出,注油孔外並以僅有一線縫隙的軟墊做阻隔,除攜出時更不易受晃動而漏油,彈倉內部的兩側並有斜坡確保煙液可集中於芯子的導油孔,同時成品芯外側有可供調整吸阻的鋼環。
95*44mm 的它在面寬與高度還算一般,不過厚度卻達到不一般的 23mm, 相對卻提供了 1500mAh 的海量電力。輸出方面也稍加的拉高上限,11\14\16W 的三種模式與現有共四種的芯子提供了多樣的組合,自稍冷到溫暖的煙氣、低濃度至高濃度,各式類型的油品都能找出適當的設定。
有趣的是它加入了聲音的提醒,偵測到彈倉、電量在各區間時,Z-BiiP 都會如同其名的對應不同意義發出不同次數的嗶嗶聲。但老實說,想聽它開金口不太容易,我在僅用單一台 Z-BiiP 與另一款下次的主角進行彈倉耐久測試的第三天左右才聽到它發出電量降至 50% 的兩聲嗶嗶。


Z-BiiP 可使用鋼片(Plex3D 0.48Ω, Plexus 0.5Ω)和線圈(0.81.6Ω)此兩種不同定位的四種成品芯,耐用度與煙量部份以 Plex 表現較優,線圈式的則是能細膩的體驗各式出力與溫度下的表現。Plexus 和線圈式的芯子在去年 12 月的 CoolFire Kit 一文中有較深入的測試,依使用至今的經驗,以鹽油而言,其耐久度多在 15~20ml
Plexus 和本次的 Plex3D 有明顯的差別嗎?我個人覺得若以 Z-BiiP 而言,解析上都是偏煙量與味道兼具的均衡向,但差別較大處為耐用度,Plex3D 可稍微再多個 3~4ml 左右。

Z-BiiP 是我很喜歡的概念,亦是先前我和友人聊天時有提過的一個趨勢,迎向更自由的成品芯結構、可調整的吸阻以及有更高的輸出與電量做為後盾,它讓使用者得以跳脫大多 POD 帶來的限制。
單一 POD 提供的可能性即便有多段輸出,亦或是加入現在較為普及一點的可調式吸阻,仍受成品芯的限制,更別提這個時間點下的 POD 多半僅有單一或兩種的成品芯可選。或許會有老司機跳出來說那就改用小主機搭配成品霧化器,是的,這是解決方法之一,同時 Innokin 亦早在 CoolFire+Zenith Kit 就提出這個解答,但就我認識的玩家內,堅守一鍵搞定此類 POD 簡約作風的大有人在,如今的 Z-BiiP 或許就是個很好的緩衝。
小煙?大煙?我一直覺得這樣稱呼太過籠統,Z-BiiP 更是打破了這個樊籬,推薦給厭倦總是只有單一設定的 POD 的玩家,相信 Z-BiiP 會帶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依然 Innokin 風格的抽拉式加天地蓋外盒,內容物為 Z-BiiP 本體、空油瓶、除已裝好的 0.48Ω Plex3D 外,額外還有一顆 1.6Ω 線圈成品芯、充電線、說明書、保修卡和警示提醒。

也將現有的四種兼用於 Z-BiiP 的成品芯資料列如下表:
其中 Plex3D 僅在本次評測期間測試過一顆,其餘三種至少都各使用過三顆以上。


單看正面,其實並不太容易發現 Z-BiiP 的豐腴體形,但轉至側面即可察覺其較一般 POD 多上五至七成的厚度,但托其厚度之福,Z-BiiP 的穩定性非常高,怎麼放都不容易傾倒。
純色系的 Z-BiiP 在烤漆表面還塗有一層塑膠漆,就手時的觸感帶著些許滑順,也不易沾附指紋。


正面配有碩大的 V 字輸出指示燈,紅、綠與藍三色對應著 16, 14 11W 的輸出,右下則是三顆電量指示燈。正右側則是相同碩大的擊發鍵,短按三次開\關機,關機狀態下長按則是切換輸出功率,因為擊發鍵面積不小,相對 Innokin 也將其設置的略為偏硬以避免誤觸。


USB 充電端口設置在背面,底部則有控制是否需以聲音提醒的按鈕。
比較要注意的是煙彈和主機的固定非常牢靠,需要從擊發鍵另一側自橫向輕推,煙彈與主機間才會出現可供施力取下的空間。


前述提到 Z-BiiP 的理念更近似成品霧化器,僅是將霧化倉與吸嘴的部份一體化為 POD 常見的彈倉,煙彈分解後為蓋子、彈倉主體、霧化芯和固定兼調節進氣用的底蓋。


Z-BiiP 的吸阻調節範圍以 POD 來說頗大,自僅開 1/3 孔的極緊到全開的略鬆都ok,以讓玩家視各自的喜好選擇。POD 最難避免的問題有二:導油與冷凝,Z-BiiP 則以彈倉的結構處理。
底蓋和霧化芯的二段式結構絕大幅度的降低底部冷凝的產生,雖由於吸嘴處是固定式而無法拆下觀察,但就實際使用的情況下,上半部亦幾無煙液入口的情況,推測應是在長煙道中有其餘阻隔與回收的機制。
芯子位於中間的 POD 多少都會碰到殘油較低的導油問題,Innokin 在油倉兩側添加了兩處斜坡,雖然減少了部份的儲油量,可因此煙油可有效集中在中央,且芯子上的導油孔亦位於最低處,在這雙重的考量下,也解決了這一情況。


雖說已將注油孔上移、底部添加底蓋,彈倉內部仍有許多的矽膠墊片增加氣密性,進一步根除任何漏油的可能。


吸嘴處可 360 度旋轉,並露出覆有矽膠墊片的注油孔,此處以些許的高低差做為固定用的卡榫,需要稍微用力才能推開。
對我來說,此類一體化的結構最重要的就是清潔層面,經過實測,以清水沖洗還頗能有效去除殘油,但半封閉式的情況依然難以完全除去殘味,若很在意此點可使用超音波清洗器或小蘇打粉搭配溫水洗淨。


Z-BiiP 透過彈倉最底部的環形金屬部件固定成品芯,其上設有三個小孔,可在取下彈倉後以無段旋轉的方式調節吸阻。
Innokin 對於成品芯所下的功夫一向頗多,本次仍維持此高標準,頂部帶有一片鋼網,製造時可有效約束與確保棉花及線圈的位置及接觸面,同時起到回收冷凝時均勻被棉花吸收以更進一步延長使用時間之效。
Plex3D 和前輩 Plexus 相同,都係以一環呈『口』字型的瘦長鋼片所組成,不同的是 Plex3D 其鋼片面積又略為縮簡,鋼片和棉花的接觸面也多了些許的刻痕,以此再次提升抓油與導油的能力,此類鋼片結構提供較線圈更廣的發熱面積,大量堆疊的煙氣自然可帶來更強勁的味道,亦有助於散熱;與棉花間保有足夠空隙的鋼片更能使吸附的煙油順暢的傳導到鋼片表面,即便深吸與連續擊發,此較快的導油效率亦確保棉花處經得起更長效的使用。

相信有認真看我評測文的朋友或許會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 i-Sub Plexar 所使用的芯子一樣是 Plex3D, 但耐久度都比 Z-BiiP 好呢?其主因在於上兩者都是以積碳相對丁鹽為少的丁液油為主體,因此它們的耐久度很容易就可以超過 30-35ml


由於這篇文章可說是在 Z-BiiP 的介紹外,還集 Innokin Zenith 系列霧化芯的大成,我想能一次專心看到這的朋友應該不多,所以就把常看到的文末感移至最頂了。
進入我最喜歡的複製貼上時間,由於 CoolFire Kit 也是我的日常愛用機,所以老實說我並未在 Z-BiiP 上使用過另外三種芯子,僅將當時 CoolFire 評測文中感想帶過來:
Plexus Coil 配合可調壓的 CoolFire, 更是將它的強項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又兼容上述各式濃度與調性的煙油,從香氣到滿足癮頭,它都給了我良好的體驗,亦不諱言,介紹給抽著不同濃度紙菸的朋友時,幾乎每位都是均一的好評。
1.6Ω 所兼容的油品較為侷限,我比較習慣使用 6MG 48NS 這兩款,只是 6MG 的濃度仍讓我顯得有些偏淡,不過其著重的面向在於層次上的表現,配合高層次的油種真的是可圈可點,此類抽絲剝繭的強項還是它無法取代之處,較可惜的是現今的鹽油我覺得在這點的發揮還是略顯不足。
0.8Ω 則是均衡的落在兩者中間,表現四平八穩,頗適合還在抓取自己甜蜜點的玩家,相對就難滿足像我這類喜好專精的玩家。

以上即為本次的 Innokin Z-BiiP Kit, 希望能讓大家了解它的特色,也謝謝各位朋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