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專活動已結束,謝謝各位的參與)
棒棒糖線圈(Lolly Coil), 這類呈漩渦狀的線圈在早前稱為 Stove Top coil, 最大的特徵是非常著重層次感、冷煙與塞棉的友善,可相對的是霧化器需要較大的內部空間,且進氣範圍亦需配合,製作與架設相較一般線圈也麻煩了些,不過我資歷沒那麼深,不敢斷言它普及度不高的原因是否如此。
大家好,我是 Spoly@Vape 的 TWYen, 本次分享的是 2018 所創立的新銳廠商–DamnVape 其第一顆霧化器–Dread RDA, 但單以成熟度而言,Dread 不論是結構、定位與兼容性,著實都遠遠超過處女作的標準。
棒棒糖線圈(Lolly Coil), 這類呈漩渦狀的線圈在早前稱為 Stove Top coil, 最大的特徵是非常著重層次感、冷煙與塞棉的友善,可相對的是霧化器需要較大的內部空間,且進氣範圍亦需配合,製作與架設相較一般線圈也麻煩了些,不過我資歷沒那麼深,不敢斷言它普及度不高的原因是否如此。
為使棒棒糖線圈更容易使用,Damn Vape 發揮了不少巧思,首先是透過隨附的繞絲工具即可快速又簡單的製作出棒棒糖線圈;其次為 Dread 以中央三叉戟狀與外周無極柱的兩種形式組成架絲臺,除可架設棒棒糖線圈之外,同時又兼容一般線圈、直立線圈與花絲;以正六角形配置的七個外進氣氣孔及 2+1 組內進氣孔,氣流可完整作用在較廣的發熱面上,至此,玩家終於可以輕鬆的享受棒棒糖線圈與體會高層次的風味。
雖說底部有完整的線圈測評,仍抽些篇幅介紹棒棒糖線圈,它和鋼網有異曲同工之妙,發熱範圍都是較廣但單純的面狀結構,因此直吹線圈的 Dread 煙氣的溫度明顯較低,也能更有利的發揮各溫度下的不同氣味,且能自製的情況下又可針對不同調性的油品使用對應的材質,這部份的彈性高上不少。在塞棉部份僅須將棉花剪裁或拉開成片狀,並夾在線圈與中央戟狀極柱即可,可說幾無難度。
除內部結構,外顯的顏值也不容小覷,直向的 LOGO, 正十二面體的剛硬線條、金色與銀色兩截式 PEI+金屬環吸嘴都非常有特色。此外因為 Dread 的附件頗多,Damn Vape 直接以卡夢外形的硬質收納包取代了內盒。
如果是 3\6MG 或 6NS 油品的愛好者,Dread 能滿足你對於香氣抽絲剝繭的欲求;希望單純吞吐大量煙氣的雙發煙友也無需擔心;藉由平面四孔與成對的直向貫通極柱又可讓探索架絲極限的玩家挑戰,這就是 Dread, 冠以恐懼魔王的霧化器,也是每個在 Vape 界闖蕩的勇者身旁不可或缺的存在。
打開外盒後即可看到質量頗不錯的硬質收納包,外皮的卡夢圖樣也提高了顏值。內容物有:本體、(忘了入鏡的)螺絲刀、510 吸嘴轉接環、棒棒糖線圈繞絲工具、兩發棒棒糖線圈、螺絲及 O-Ring 等備品、說明書;本體可拆解為:810 吸嘴、頂蓋、外罩、架絲臺底座、常規與 BF 專用正極螺絲。
Dread 在外形的配置很有 Kennedy RDA 的感覺,但正六角形配置的七個氣孔與 12 面體的外罩仍有做出其特色。
810 吸嘴在接近上緣處設有一圈內凹,以此收集冷凝,而金色與銀色款更在底部鑲上一圈同色系金屬環,就我而言,顏值較鈦彩或黑色款更美。
Dread 以正六角形配置的七個氣孔與無段旋轉頂蓋進行吸阻的調整,同時採 2+1 組的內進氣孔亦可滿足想嘗試單發線圈或更高吸阻、更濃風味的玩家。頂蓋上緣亦有常見的圓潤穹頂聚攏煙氣與協助冷凝回流,雖說外露的部份略薄,但由於其多達 12 個邊角,拆卸與調整都蠻容易的。
最有趣的莫過於它中央三叉戟與底部無極柱的架絲臺了,此般的組合需要將線圈的線腳呈一直一橫的直角方可架設,同時如上段所說的內進氣孔配置,這讓 Dread 兼容了單\雙發的棒棒糖線圈、花絲與直立線圈,又由於底部無極柱的四孔皆為負極,喜歡挑戰極限的玩家亦可一試較簡單的四發直立線圈設定。
被遮擋的架絲臺下緣也有低調的 Damn Vape 字樣,配合中央顯目的三叉戟,取下外罩後可說非常有特色,在視覺效果外,三叉戟狀的架絲臺也有助於線圈兩端各自的氣流穩定度以及滴油時煙液直接浸潤兩端呈片狀的棉花。
實際架設個棒棒糖線圈觀察一下,雖說 Dread 對線圈的兼容度很高,但為配合大面積的棒棒糖線圈,因此進氣孔整體略高,且內進氣孔調節主要的三段變化,中段一孔、上一中二下一與七孔全開,大多都會開啟到最上端的氣孔。這使得架設一般線圈時得一併偏上,以避免頂部的進氣未有效作用於線圈而降低解析度,同時又需增加棉腳長度,長時或連續擊發亦得注意。若內進氣孔多設置一組可僅開啟下方五孔的配置會更加完美,這是我覺得較為可惜之處。
在塞棉時僅要將棉花剪裁或拉開為片狀,塞入中央的三叉戟與線圈中央,並適當的讓下方的棉花可以含蓋到線圈底部即可。
隨附的雙發棒棒糖線圈用完亦可使用繞絲工具自製,僅要將呈L形的線圈放進繞絲工具底部的孔洞,且將正交的另一處線圈穿過工具上蓋的孔洞後旋轉即可。不過若要像隨附的線圈般是有間隔的疏繞,則線材不可太軟或太細,且旋轉時要稍加放鬆力道。
本次使用隨附與自綁的 316, Ni80 棒棒糖線圈、Ni80 26ga*2+38ga 的 Fused
Clapton 與 Ni80 24ga 3.0mm 7 圈的直立線圈測試。
在花絲上的表現屬於均衡略偏大煙的風格;雙發直立線圈則是屬較著重在層次感的表現,但我會建議單開或雙開一孔,且因為蒸發面積較棒棒糖線圈為窄,故要稍微偏向邊緣以使線圈正對氣孔,不過直立線圈本就不是 Dread 設計的初衷,會這樣測試的玩家應該也不多。
最後自然是重頭戲的棒棒糖線圈,隨附的線材為 KA1, 我有自己再使用 Ni80 與 316, 線圈本身的材質頗為明顯的影響了其風格,同時亦需配合煙油選擇。起初我是使用 12NS 與調性較淡的水果系鹽油,它在 KA1 的表現就頗為悲劇,缺少蒸發量堆疊的香氣過於單薄,亦放大了丁的嗆鼻與刺激;換上層次與香氣都較明顯的奶類油品時又是另一番風貌,帶著更細緻氣味的冷煙充斥在鼻腔,著實舒服。前述的水果系油品換至 Ni80 與 316 線圈時,主要的特色就是飽滿,只是個人仍傾向使用複合香氣的油品,畢竟單一香氣要論飽滿度,那不如直接使用花絲更加省時省事,同時 316 材質若使用抓油能力較差的棉花,可能會因為導油效率不夠高,而使得油路較遠的棉花部份燒焦。
整體而言,棒棒糖線圈的煙霧量整體溫度偏低,因為蒸發面積為較廣的面狀,在氣流可有效冷卻的情況下,極易感受到煙油本身多層次的香氣,且直立的設置又免除了炸油入嘴的可能性(不過若棉花或輸出設置不好時,噴濺得較遠的油沫仍有可能透過氣孔溢出)。
這類線圈與鋼網的差別很大嗎?它們的發熱範圍都是較廣的面狀結構,且皆著重於層次的表現,但棒棒糖線圈更傾向在層次方面的解析,鋼網則是藉由較大的蒸發量提高了厚實感;而棒棒糖線圈因為線圈彼此間的接觸面較少、與棉花的接觸面又較多,除非是使用前述 316 這類低電阻值的線圈,否則塞棉的難度並不會太高,這亦是較鋼網有優勢之處。
文末將特點統整如下:
.將吸阻自高到低分 1~11, 則屬 3~8 級的範圍。
.解析屬均衡略偏大煙(雙花絲)、重解析略偏均衡(棒棒糖線圈)的風格。
.棒棒糖線圈在冷煙、層次的表現與對應不同線材提供的變化很明顯。
.承上,Dread 廣泛的進氣區域更有利於棒棒糖線圈發揮其優勢。
.可額外兼容單發、花絲或直立線圈。
.藉由隨附的繞絲工具,要自製棒棒糖線圈非常簡單。
.因為附件頗多,以收納包取代內盒更顯廠商的貼心。
亦有部份難以界定的設計:
.氣孔調節的自由度較少,若能設計可遮擋到最頂端對於使用克線或直立線圈的玩家會更友善,或許改為盤狀由外而內開\關進氣孔的調節結構會較適合。
.棒棒糖線圈工具施力點較小,如果和我一樣為了拍照與測試一次捲了十來發,指腹會有點痛……
以上即為本次的 DamnVape Dread RDA, 希望能讓大家了解它的特色,也謝謝各位朋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