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的無盡迴圈–GeekVape Loop V1.5 RDA

(粉專活動已結束,謝謝各位的參與)
大家好,我是 Spoly@Vape TWYen, 這陣子多是以小煙或口吸式的設備在評測,僅以我很愛的笑傲江湖中萬里獨行田伯光曾對令弧沖說過的這句話紀念已逝的一代文豪金庸,嘴裡可真是淡出鳥來了(雖然原句出自水滸傳的魯智深),所以鏡頭再切回被我鴿了一季的雙發霧化器。GeekVape 在今年三月時推出了高識別度且極易上絲的W型架絲臺的 Loop RDA, 時隔半年,進化的 Loop V1.5 RDA 又再次歸來了。

保留前版的特色之餘外,它又在外表與內裡再次下了一番功夫。先前曾提到初版外型風格簡約、識別度略低,這次的 V1.5 可是添加了許多如同葉脈的紋路,尤其不鏽鋼本色款特有的黑色底線更是漂亮,也是少數同時有藍色與不鏽鋼色,而我卻優先挑選後者的霧化器。

24*34mm V1.5 最大特色在於進氣作用的形式自原先的雙內進氣孔改為成對的三向進氣孔,雖說方向性仍為側轉斜上,但 7+2+3 的三向進氣孔帶來更完整的包覆效果,在外進氣孔部份亦自長橢圓形變為一組七個、由兩側向中央增加高度的直向橢圓形格柵式設計,當然了,可雙開亦可單開的三處外進氣孔仍然保留,這令吸阻的調整更加方便。

本系列線圈位置較高,直接度的表現不錯,但 V1.5 較傾向外圍的斜向與底部的下進氣兩個方向,靠W型中央的斜向氣孔反倒是偏輔助與導流的角色,因此它較初版的解析確實柔和些許,卻仍保有了直衝的特色,更值得一提的反倒是強化了線圈的冷卻效果。不過由於 V1.5 在吸阻調整的部份比初版更有區隔,所以與其單就解析做比較,我會說 V1.5 的高兼容性與大變化度才是 GeekVape 賦予它的使命。

內部與兩側倉壁呈W型的架絲臺是 Loop RDA V1.5 的主打:中央與鎖絲孔一體的三角形結構同時滿足引導煙液與氣流的作用;通達的進氣與底部廣闊的儲油空間亦使它滴油或 BF 兩相宜,配合帶大角度斜坡的側方進氣通道,煙液或冷凝都不易沾附於外罩;使用桿子的朋友亦別擔心,兩段式的正極螺絲提供了極高的適應性;無極柱但偏深的鎖絲孔也能無難度的架絲,對於憧憬大煙的玩家可說是很有魅力的選擇。


本次的 V1.5 仍然使用與 Loop RDA 相同風格的壓克力天地蓋外盒,內容物有:本體、雙規格 810 吸嘴、510 吸嘴轉接環、螺絲刀、螺絲及 O-Ring 等備品、說明書與裝有廣告、保固與警告卡的黑色信封;本體可拆解為:吸嘴、外罩與架絲臺底座。


配的是兩顆 810 吸嘴,矮吸嘴寬口、高吸嘴窄口,都配有上寬下窄的冷凝回流結構,高吸嘴皆為刻有 GeekVape 字樣的黃色款,矮吸嘴僅藍與黑雙色系的 V1.5 與本體一樣,其餘亦皆為黃色款。


圓潤且厚實的穹頂除基本的冷凝回流外,並提供一定的隔熱效果,下端亦有與底座相嵌的限位卡槽。藍色款的一體性看起來很不錯,也加深了沒有透白色短吸嘴的遺憾,而此圖可以發現 V1.5 的外進氣孔改為漸高的格柵式,雖然一樣是 360° 無段旋轉,然而外進氣孔大小的變化使得吸阻調節更加有感與方便。


這最精華的W型架絲臺提供了許多功能,從外部導引入內的氣流會穿過如最右方所示的大角度斜向坡,其後自鏤空的下部由 7+2+3 的成對三向內進氣孔作用於線圈上。作用範圍更廣的氣流主要仍集中在最外側的斜吹與底部的下進氣孔,使得煙氣有效向吸嘴處聚集之餘,中央處的氣流也照顧到散熱較為不易的線圈內側。
當將 Loop 用於滴油時,煙液會自兩旁流下,並穿過眾多的進氣孔到達倉底的大儲油空間,擊發時它又可有效規劃與導引左右兩發線圈各自的氣流。側方的大進氣孔最讓玩家體驗感打折的莫過於外罩上的冷凝或溢油沾手,透過該大角度斜向坡,即便內部煙液過多,只要霧化器不要傾斜,基本上不太會溢出,冷凝部份亦受到全方位吹拂線圈的優異冷卻效果而被大幅抑制。
本次 V1.5 的正極螺絲仍採兩截式設計,使用桿子的玩家仍可配合不同深度的桿子使用;底注螺絲則將出油孔設置在側向,避免過於用力擠壓油瓶或殘油量低混有空氣時的噴油。


最右方為初版 Loop, 可明顯感受到與 V1.5 的異同,外罩部份 V1.5 頂端較有線條,內部霧化空間倒是相差無幾;架絲臺最大的差異處仍是在初版的帶狀進氣與 V1.5 的包圍式進氣。
線圈設定個人習慣使用兩種方式,其一為官方網站上亦有註明的置於單一V型槽的中央,並使線圈高度位於三個進氣方向的交會處,但我個人較喜歡向下些許,並靠近外側的位置,稍許犧牲了點直接感,但有更均勻的霧化效果,導油路徑也略短。


上圖左方為初版 Loop, 相較之下,V1.5 在外觀上識別度高上許多,而它的個頭與結構仍是以雙電主機較為合適。
本次使用 N80 26ga*2+38ga Fused Clapton,並就前述兩種線圈位置進行測試,如果將線圈架設在略高的進氣交會處,我會建議直接使用矮的寬口吸嘴、進氣開啟約 1/2 即可,這類的設定頗適合單一調性的油品,感受性偏向以煙霧量堆疊香氣的類型。
我對於煙霧量的追求與味道上的呈現仍偏重後者,因此才會刻意將線圈壓低與靠進外側進氣孔,一方面保有較深的霧化空間以使煙氣均勻,二方面以擊發時間或頻率補足濃厚上的些許損失,搭配兩種吸嘴都各有不同效果,且以 1/3~1/4 的進氣量去使用香氣變化性高或厚重型的油品。

文末將特點統整如下:
.將吸阻自高到低分 1~11, 則屬 2~8 級的範圍。
.解析屬大煙偏均衡的風格。
.進氣型態改變後,解析兼容了初版的直觀與包圍式進氣的柔和。
.防溢油與冷卻效果提高不少,也減少了燙口的可能性。
.架絲空間極廣,只要算好線腳長度即幾無難度。
.外罩與底座的卡榫設計便於安裝與拆卸。
.架絲臺的三角形結構對滴油與氣流都有不錯的引流效果。
.底部儲油空間足夠,不配合 BF 主機續航性也足夠。
.兩截式的正極螺絲對使用桿子的玩家很友善。

亦有部份難以界定的設計:
.矮吸嘴由於施力空間較小,上端亦無增加磨擦力的花紋,取下稍微費工。
.因為進氣結構改變,單發線圈的表現力道比初版單薄,較不適合使用單發。

以上即為本次的 GeekVape Loop V1.5 RDA, 希望能讓大家了解它的特色,也謝謝各位朋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