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進氣之美–DamnVape Fresia RTA

(粉專活動已結束,感謝參與)
大家好,我是 Spoly@Vape TWYen, 先前分享過 DamnVape Dread RDA, 這次的 Fresia RTA 亦為同廠的作品,除了都在水準之上的成熟度外,在經典與創意的延伸線上,DamnVape 再一次的找出了最巧妙的交點。

Fresia RTA 不止是在進氣量上做文章,內部的氣流作用亦會隨之不同,這一切都倚靠全新的發想–Tube In Tube(T.I.T), 透過呈『回』字的雙層結構內進氣通道與帶狀加點狀的外進氣孔,可以是應對純口吸的單點高吸阻的直接調性,亦能換為面狀外柔內剛的肺吸和緩走向,好似川劇的變臉,隨著手指一撥,整個風格完全耳目一新。肺吸模式於中央處的進氣量是固定的,但隨著吸阻的降低,外圈氣流會帶來更均勻的攪拌效果,自均衡至柔和,單就此模式即已有很高的可玩性了;口吸模式雖然僅有四種選擇,不過短促的煙道帶來的直接感、高歐姆值線圈的設定與高濃度鹽油的情況下,十分有 POD 的影子,只是香氣更為厚重。

22*43mm 的它僅有 16mm 內徑與 6mm 高的霧化空間,營造出的煙氣基本上是直接而濃縮,搭配肺吸 2*9mm+φ1.6mm, 口吸 0.8, 1.0, 1.2, 1.6mm 的各式吸阻與相異的解析作用,低至高濃度、果系或奶類的油種,都在它的守備範圍內,對應各式線圈與油品的測試結果會詳細敘述於內文末段。

一如 Dread 對於各式線圈的兼容,Fresia 在進氣結構上的變化同樣亦可應對各式油種,想要重新詮釋手上中高濃度的鹽油也好,回歸傳統丁液油品的榮光亦行。從相同的霧化器得到眾多面向的鑽研樂趣,或享受單純在雲裡霧裡的歡愉,只能說 Dread Fresia 做為 DamnVape RDA RTA 的處女作,其概念的體現實在是非常漂亮。


本次內容物較 Dread 收斂許多,是說少了做絲工具下,單單一顆 RTA 應該也不需要到收納包啦,抽拉式的盒內裝有本體、各式備用 O-Rings 與螺絲兩套, 螺絲刀與說明書。分解後則是:雙規格 510 吸嘴、頂蓋、霧化倉、2/3.5ml 玻璃倉各一、架絲臺底座。


Fresia 為口肺吸皆可的兩棲類霧化器,因此亦有對應的吸嘴,帶曲線的直通窄口 4mm款及內部有協助冷凝回流斜度的寬口 5mm 款;因其頂蓋偏薄,故有八道刻痕協助使用者開關。


DamnVape 希望 Fresia 的霧化空間能極盡的壓縮,帶穹頂的霧化倉有效高度僅約 6mm, 直徑則是近 16mm, 配合線圈高度後,其煙道可說十分之短。


一如 Dread RDA 那兼容各式線圈的架絲臺,Fresia 最有魅力之處則是在它的進氣結構,外進氣為帶狀與呈對角分佈的單孔兩種形式組合,玩家僅需旋轉下方的進氣調節環,就能快速又簡易的在不同吸阻以及風格相異的解析形態做切換。


為什麼單靠進氣調節環即可變換進氣結構呢?這一切的關鍵就在於 DamnVape 獨特與創新的 Tube In Tube(T.I.T) 設計。由圖中能看到位於中央的明顯內進氣孔,其實該進氣孔四周亦為氣流的出口,換言之 Fresia 共有呈『回』字形的兩處內進氣孔,內部為口\肺吸皆有氣流的主進氣孔,外圈則是對應肺吸與大進氣量的帶狀進氣下才會開啟的次進氣孔。


將兩種進氣形式結合的祕訣正是 Fresia 的正極螺絲,其發想類似底注系統的注油螺絲一般,不同的是 Fresia 的正極螺絲底部連通的是底座上呈對角分佈的單孔外進氣孔,外圈的進氣通道則是直接引入帶狀進氣孔的氣流,因此關閉帶狀進氣孔的口吸狀態自然僅會有強勁的點狀氣流作用在線圈。肺吸時的 Fresia 氣流量最大為 2*9mm+φ1.6mm, 口吸則為 0.8, 1.0, 1.2, 1.6mm 四種選擇,在這樣的雙重組合下,吸阻與解析形態的變化十分有感。
架絲臺部份則是採最傳統的雙螺絲壓絲,兩側有略高的擋片協助固定線腳,且螺絲本身長度充足,可以旋出較多的長度,雖然這是我不太擅長的結構,但在架絲時也沒碰上什麼問題。


架個絲觀察一下,受限於精簡後的內部空間,單線下最寬僅支援到 3.5mm 的圈徑,若是 24ga 的麻花,3.0mm 就已經有點勉強了。我會建議素絲可以盡量往下靠近內進氣孔,併繞或麻花則適當拉高線圈感受更直接更豐沛的蒸氣,但務必注意線腳與線圈是否會碰觸到霧化倉。
導油孔的寬度尚算充足,3.0mm 的圈徑僅需稍加梳棉即可置入,2.5mm 反倒要小心別刷去太多的棉花。


實裝在我擁有且較具代表性的三台主機後曬個圖,最左側是小巧的 Innokin CoolFire Mini, 中間為 Hcigar WildWolf, 右方則是 GeekVape Aegis Mini, 22*43mm Fresia 算是頗好搭配主機的,不論是極小、略小或雙電,配合上都沒問題。
本次主要以 A1\Ni80, 24\26ga 2.5\3.0mm 的各式單線與麻花,配合3, 6MG 12~48NS 的油種測試。
Ni80 屬於範圍較廣的設定,不論是以 0.3Ω 處理 3\6MG 的油品或 0.5Ω 應付 12NS 的鹽油都很妥適,這亦是較容易感受到兩種解析形式不同的設定。口吸下的氣流會透過中央進氣孔以較為強勁的力道吹拂線圈,短促的距離佐以窄口的吸嘴,此時會落在層次與直接感兼具的表現;轉為肺吸後,較中央處更加柔順的外圈氣流會起到輔助攪拌的作用,中央處的進氣量是固定的,隨著調節環的逐漸開啟,解析感會趨於和緩,煙量亦會增加,我喜歡視油品將帶狀進氣半開(6MG\12NS)或開啟 1/4(3MG)
A1 部份我傾向令電阻值落在 0.7~1.2Ω, 配合最小至次大的三個吸阻,這般的參數很適合 30+ NS 的鹽油或層次豐富的丁液油,因為口吸時的 Fresia 煙氣在偏短的煙道下幾無攪拌,展現的面貌非常直接,高濃度的丁味也會被香氣包裝在其中,還頗有使用 Pod 的影子,對於濃度適中的油種我會以其他的長吸嘴取代隨附的 510 吸嘴,也更能發揮層次面上的優勢。
因為我手邊的花絲無法在 Fresia 上架設,因此以麻花取代這部份的測試,不得不說,這部份的表現太過強烈,就算換上寬口吸嘴,一些帶涼的油品我仍會以進氣全開去使用,重口味的玩家可以一試,我自己是試完幾種油後就取下線圈了。

簡單的做個總結:多層次或高濃度的油品直接用 A1 線圈即可;想要體驗各種油品在不同解析下的表現可以一試 0.5Ω 左右的 Ni80,不過要注意別讓線圈太過集中在中央處,以免開到帶狀進氣時解析偏空;重口味就併繞與麻花吧,絕對不會失望的。

文末將特點統整如下:
.將吸阻自高到低分 1~11, 則屬 2~6 級的範圍。
.解析屬均衡至濃縮的風格。
.創新的 T.I.T 結構非常好,無需藉助套件即可切換不同形態的解析。
.對油種的兼容性很高,從 3MG 丁液到 50NS 鹽油都能應付。
.有限的霧化空間帶出與壓縮的霧氣非常濃厚。
.導油與氣密性的平衡設計良好,惟棉腳的量不可過薄,以免注油完關閉上蓋後導致漏油。

亦有部份難以界定的設計:
.帶狀進氣的氣流聲略大,不過是偏向較能忽略的白噪音(White Noise)
.架絲臺可考慮改用壓片式的設計,簡化之餘亦能配合花絲。

以上即為本次的 DamnVape Fresia RTA, 希望能讓大家了解它的特色,也謝謝各位朋友的支持。